【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实践探索 >> 成功案例 >> 正文巧借“六尺巷” ..

巧借“六尺巷” 解人“心头结”——安徽桐城法院运用传统文化化解矛盾纠纷纪事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周瑞平 发布时间:2017-7-26 9:14:25
分享到:
    安徽省桐城市人民法院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利用家喻户晓的“六尺巷”故事,引导启发当事人“礼让谦和、和睦相处”,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贯穿矛盾纠纷调处全过程,推动案结事了人和,弘扬社会正能量。
 
    借古喻今创立调解品牌
 
    “你们去年做到了好聚好散,但小储至今还不给付2万元,太不守信了。”
 
    “我确实是手头紧,投资挖掘机没赚到钱,每月还要还房贷。”
 
    “家里房子、儿子都归你了,这2万元钱必须一次给我。”
 
    “你们都是桐城人,‘六尺巷’的故事也都知道,我请你们再看一看听一听,还是希望你们能互相再让一让。”
  
    7月6日上午,在桐城法院孔城人民法庭“六尺巷”文化墙前,该庭庭长桂玉祥一边讲解“六尺巷”的故事,一边劝导两位当事人。他们2016年在民政局协议离婚,男方承诺付给女方的2万元一直没有兑现。桂玉祥在庭前、庭审中组织调解,因女方心中有气,调解无果。庭审结束后,又领着两人在“六尺巷”文化墙前再次调解。最后,女方同意宽限付钱时间,此案当场调结。
 
    像这样利用“六尺巷”的故事启发当事人,化解矛盾纠纷,早已是桐城法院法官常用的手法。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文庙旁,是一条全长180米、宽2米的巷道。清朝康熙年间,桐城张家因宅基地与邻居吴家发生纠纷,身在京城的大学士张英收到家人千里传书,请求他利用职权进行干预,他回复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收到回信立即退让了三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成为流传300多年的佳话。
 
    桐城法院法官汲取“六尺巷”典故的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运用到司法实践中,以情动人、以理以法服人,收到良好效果。2015年6月,该院总结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以借古喻今为切入点,用“六尺巷”典故启发人;以辨法析理为着力点,用情理法交融引导人;以化解矛盾为关键点,用和为贵理念感化人;以公平正义为根本点,用知进退境界昭示人。
 
    2016年,桐城法院出台《关于推进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实施的意见》,要求人人会讲“六尺巷”故事,人人会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做到在诉前、诉中、诉后三个环节及立案、审判、执行三个流程全覆盖;并在孔城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和六尺巷调解工作室,利用法庭围墙绘起“六尺巷”文化墙,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法院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诉讼调解品牌。
 
    为了让法官愿用、会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桐城法院制定了《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操作规程》,要求大家将听、辩、劝、借、让、和“六步走法则”灵活运用到办案中。
 
    该院法官吴问银解读说,听,就是倾听双方当事人陈述,有话在庭上说;辩,就是释法明理,明辨是非;劝,就是参观六尺巷或“六尺巷”文化墙,聆听“六尺巷”故事,进行劝导;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力调解;让,就是强者先让,互谅互让;和,就是解决争议,握手言和。
 
    善于用“六尺巷调解工作法”的吴问银,今年上半年有81%的案件调解结案。全院民商事案件的调撤率达62%。
 
    潜移默化弘扬正能量
 
    江苏鼎达建筑公司从安徽龙达建设集团公司分包了安徽盛源公司的桐城财富广场基坑施工工程,有138万元工程款数年没有结清。诉至桐城法院后,两被告公司提起反诉,认为鼎达公司在基坑施工期间存在过错,导致相邻59家住户房屋发生部分损坏,已先行向59户赔偿经济损失174万余元,鼎达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由于两被告都是桐城市的知名企业,来自江苏的原告律师在庭审中格外强硬,表示只要法院有所偏袒,判决不公就上诉。
 
    “涉及外地企业的案件,必须打消对方担心法官偏心的心理,取得信任。”承办此案的桐城法院民一庭副庭长王从庆说。他和三方诉讼代理人反复沟通了20多次,大家都被他认真负责的精神感动,但给付金额还是无法达成一致。就在王从庆制作好判决书准备下判时,鼎达公司派有决定权的信用科科长丁立宪来桐城法院。
 
    “我听公司的代理人说了,王法官很负责任,态度公正,值得信赖。”丁立宪说,“你们桐城‘六尺巷’相互礼让的故事很有名,做人做生意都讲和为贵,我们愿意再让一点。”
 
    “那我们也让一点,6万元鉴定费由我公司承担4万元。”盛源公司负责人当场表态。
 
    在相互礼让下,今年5月5日,这件拖了4年多的纠纷案结事了。
 
    “‘六尺巷’的故事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尽其所能将礼让美德传递给当事人。”已经59岁的王从庆说。他今年上半年办理的案件有一半是调解结案。
 
    “在运用‘六尺巷’典故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法官自身也得到熏陶,会自觉高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桐城法院范岗人民法庭庭长刘峰感同身受。每一起成功的调解,既教育了群众也教育了自己,影响辐射一大批人,种下崇尚谦和礼让的种子。
 
    桐城市新渡镇农妇汪秀云的儿子欠他人2.4万余元材料款,被债权人诉至法庭。在她儿子突遇车祸被撞成四级伤残,儿媳不幸罹患癌症,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范岗法庭以为执行无望,后汪秀云变卖家产替儿子偿还了欠债。
 
    经桐城法院推荐,汪秀云被评为“中国好人”。她坚守诚信、替子还债的事迹感染、影响了无数人。
 
    2016年5月,范岗法庭办理的琚某撞伤路人案,其母亲梁小花靠捡破烂凑齐赔偿款,替子还债,在桐城传为美谈。
 
    今年6月20日,该院双港人民法庭在办理潘某诉彭某健康权纠纷案时,远在东北打工的彭某父亲赶回来参加庭审,表示愿用打工的微薄收入赔偿调解协议确定的款项。本来索赔26万元的潘某最后只要彭某赔偿医疗费8万元。双方各让一步,了结了这起发生于2013年的纠纷。
 
    “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心灵的‘润滑剂’,在教育人、感化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桐城法院院长杨玲说,“我们正在谋划打造‘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升级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
 
    桐城市委政法委专门发文,要求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借鉴“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桐城市司法局、市信访局、各镇(街道)等部门把“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融入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引导市民依法维权,倡导和谐礼让,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运用‘六尺巷’典故化解矛盾纠纷的过程中,法官自身也得到熏陶,会自觉高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桐城法院范岗人民法庭庭长刘峰感同身受。每一起成功的调解,既教育了群众也教育了自己,影响辐射一大批人,种下崇尚谦和礼让的种子。
    桐城市新渡镇农妇汪秀云的儿子欠他人2.4万余元材料款,被债权人诉至法庭。在她儿子突遇车祸被撞成四级伤残,儿媳不幸罹患癌症,家庭连遭不幸的情况下,范岗法庭以为执行无望,后汪秀云变卖家产替儿子偿还了欠债。
    经桐城法院推荐,汪秀云被评为“中国好人”。她坚守诚信、替子还债的事迹感染、影响了无数人。
    2016年5月,范岗法庭办理的琚某撞伤路人案,其母亲梁小花靠捡破烂凑齐赔偿款,替子还债,在桐城传为美谈。
    今年6月20日,该院双港人民法庭在办理潘某诉彭某健康权纠纷案时,远在东北打工的彭某父亲赶回来参加庭审,表示愿用打工的微薄收入赔偿调解协议确定的款项。本来索赔26万元的潘某最后只要彭某赔偿医疗费8万元。双方各让一步,了结了这起发生于2013年的纠纷。
    “优秀传统文化是人们心灵的‘润滑剂’,在教育人、感化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桐城法院院长杨玲说,“我们正在谋划打造‘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升级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在化解社会矛盾的同时,不断弘扬社会正能量。”
    桐城市委政法委专门发文,要求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借鉴“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桐城市司法局、市信访局、各镇(街道)等部门把“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融入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引导市民依法维权,倡导和谐礼让,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实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